——往期刷题——
1.一些教师针对学生做错了习题而给予他们惩罚,这种做法违背了惩罚的( )原则
A.尊重性 B.伦理性 C.确定性 D.灵活性
2.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形成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
A.陶冶法 B.锻炼法 C.情景法 D.榜样法
3.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4.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品德评价 C.指导实践 D.陶冶教育
5.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6.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是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发
7.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8.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______。
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
9.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A.关键 B.源泉 C.内容 D.途径
10.( )是衡量个体道德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关键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答案【B】
惩罚的伦理性原则是说由于惩罚的根本目的在于明确行为规范所具有的道德权威性,所以惩罚学生必须针对的是学生在道德方面出现的不良行为。这就意味着,只有当学生出现了道德不良行为时,教师才能对其进行惩罚以规范学生行为,而对于学生非道德方面的错误(比如做错作业,认知领域),教师不得进行惩罚,否则就违背了惩罚的伦理性原则。
2.答案【B】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3.答案【D】
本题题干是陶冶法的概念,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与艺术陶冶。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4.答案【B】
品德评价是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或否定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题干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正是品德评价法的体现。说服法强调摆事实、讲道理,指导实践主要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故选B.
5.答案【D】
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注意把握题干中的环境、熏陶、感染等关键词,此题选D。自我教育法要求教育者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充分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能把教育者的要求﹐变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一种方法。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6.答案【A】
这些方法都属于德育方法。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7.答案【A】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知即道德认识。本题选A。
8.答案【C】
德育规律:①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②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③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④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通过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自觉地外在道德要求,能够“自觉地”反应,说明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进行了转化。
9.答案【B】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社会活动尤其是德育活动,是儿童、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基础,因此本题选B。
10.答案【D】
①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②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③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④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作出的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可以获取更多备考资料,欢迎加入 湖北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709769401
一手招考信息 海量备考干货
扫码关注“格木教育”微信公众号